自称“吃瓜群众”的人,凑在一起聊八卦的时候手里拿的往往不是西瓜,而是瓜子。一旦开始,口干舌燥、嘴皮磨破都停不下来,越嗑越上头。那嗑瓜子为何如此快乐,让人停不下来呢?
有人嗑瓜子直到口干舌燥,却依然无法控制将手伸向瓜子,像上了“瘾”一样。这是由于完成嗑瓜子的目标可以刺激大脑的奖赏机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分泌快乐激素。
嗑一个吃一个的过程刚好完成了“预设目标→行动→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完成目标”的设定,这个过程循环刺激大脑,就会使脑内的奖赏机制敏感度变低。
【奖赏】大脑瞬间受到刺激,释放了大量的多巴胺,大脑获得了意外的奖赏。于是大脑记住了这个奖赏机制:嗑瓜子会得到奖赏。
“嗑瓜子效应”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为什么很多人都沉迷于游戏,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层面原因就是在游戏中表现好立马就会得到加分奖励;还有刷短视频,明明准备看一会儿就睡了,但是大数据给你推的东西都是你喜欢的,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轻易得到满足,所以一看短视频就停不下来。
到了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都嗑起了瓜子,晚清以来开始流行嗑南瓜子,而民国时期出现的葵花子广受欢迎。
中国人喜欢瓜子,一开始或许是由于节俭,后来才深入到饮食文化层面。嗑瓜子大概最早兴于北方,这不仅因为嗑瓜子的记载主要发现于北方历史文献中,更客观的原因是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
19世纪中期的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来华后,这样描述中国人嗑瓜子的风俗:“无论是在大街旁,还是在小道边,到处都可以买到瓜子。”
实际上,瓜子中的油脂含量确实不低。数据显示,每100g的瓜子中就大约有50g的脂肪,热量甚至高达600大卡,一旦吃多,真的很容易长胖。但若是说嗑瓜子等于喝油,不利于身体健康,那就太冤枉瓜子了。
一把普通瓜子大约有10g,剥去壳后剩下5—6g的瓜子仁,其脂肪含量就只有2—3g左右,这是低于一勺油量的。只可惜,很多人吃瓜子都是一把又一把地接着吃,甚至吃一些油炸瓜子仁之类的产品,脂肪含量自然就高了。
瓜子有很多口味,比如五香、奶油、绿茶等,但是多味瓜子在加工时都会加入香精、糖精、食盐等物质,这些成分过多食用不利于健康,所以还是选原味的更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居民每周的膳食中坚果摄入量为50—70克(坚果肉),相当于每天食用带壳瓜子20—25克。
1mg黄曲霉素,也能致癌。因此,吃到发霉、发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出来并漱口。如果几颗瓜子发霉,最好将整包都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只是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很多人一嗑瓜子就停不下来,这样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舌尖部肿痛、喉咙痛等上火症状,所以嗑瓜子时要避免长时间嗑瓜子,还要多喝水,或绿茶、金银花茶等降火的茶水。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感谢您看到这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点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营养美食科普吧!
古装男神的年代再往前推一推,又有小伙伴猜是胡歌。对此胡歌的工作人员也予以否认,胡歌今天亲自发微博求撤热搜↓ 与昨晚的文字人造瓜不同,有媒体曝光了近期李沁夜访邓伦的...
哪里的西瓜最好吃?这个问题抛在任何一个城市,吃瓜群众们可能都要争论半天。而在丽江,“吃瓜要吃大具瓜”似乎已成为不争的共识。 穿过玉龙雪山,随一...
身披“黄金战衣”,内藏鲜红果肉,视觉颜值惊艳拉满!轻咬一口,清甜汁水在舌尖迸发,细嫩果肉入口即化。这不是普通的甜瓜,而是裹挟着阳光与土地厚爱的赤金瓜——皮薄如纸,瓤甜如蜜,每一口都是自...
康熙年间,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方情形,康熙皇帝“谕大学士等云,各省晴雨,不必缮写黄册特本具奏,可乘奏事之便,写细字折子,附于疏内以闻”,是清代奏折制度的发端。 ...
吃下一口新疆蜜瓜,蜜瓜的香味便回荡在口腔之中,就好像冰淇淋一般,带着一抹甘甜滑入你的喉咙,清甜的汁水让人吞咽不及。 它不是“傻白甜”,不像有的...
NBA总冠军球队勇士内讧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天,但事情仍在发酵。随着当地时间10月7日追梦格林拳击普尔的视频流出,内讧事件的热度再次上升,不少媒体开始推波助澜。有人真心为勇士担忧,为此事遗...